(一)晚上大家都入睡了,他躺在鋪草蓆的地上,拿自己的肚皮當板鼓,嘴裡默唸口白和唱詞,用手指頭按著肚皮打板眼。(p.23)
板鼓:板鼓又名拍鼓、班鼓、單皮鼓,是單面蒙皮的小鼓,音調高亢。板鼓在戲曲中負責武場的領導,故又稱為頭手鼓,而鼓手也被尊稱為頭手鼓、鼓佬、鼓師。演奏時鼓置於架上,以兩支鼓棒擊奏,和拍板相互配合,常由同一人同時演奏這兩種樂器,負責提示唱腔節奏,並為演員身段、動作伴奏。(提供單位:中央研究院 數位典藏計畫)
(二)各懸班燈標誌著四個戲班的班名,卻只有一個樂隊,一位白頭老師傅右腳壓在南鼓上壓腳司鼓,嗩吶、三弦、笛聲齊揚,戲棚下擠滿了觀眾。(p.39)
南管三絃:南管上四管樂器之一。直項長柄小圓腹,雙面蟒皮,形體與古時「秦琵琶」相似。音色圓厚低沈,恰與琵琶的清脆鏗鏘相互襯托。彈奏時指法與琵琶相同,但在某些樂曲中,會使用特別的指法,或在琵琶之後半拍出聲。(提供單位:中央研究院 數位典藏計畫)
(三)童養媳力爭上游,抱著琵琶日夜推拉撥彈,不敢稍歇,彈到十指汩汩流血,染紅了琴弦,短短時間便學會了〈牽紅姨〉一類淺俗明快的民間小曲。(p.140)
琵琶:南管的上四管樂器之一。南管琵琶與近代國樂使用的豎抱琵琶、或傳自西域的桿撥琵琶(使用撥子而不用手彈奏)都不相同。南管琵琶有「四相」(琴頸上山形之物為相)「九品」(琴面上玳瑁片狀物為品),琴身大都使用杉木,琴面則多使用梧桐木;製作「品相」的材料以玳瑁殼為上級,而琴身上漆的好壞也會影響琵琶的音色。 琵琶彈奏時橫抱,琴體與身體保持近乎九十度的姿勢,左手用食指、無名指按絃,右手用食指與大拇指「捻」、「點」、「挑」,「掄」則以小指為先,順序以各指彈絃,大抵右手彈奏多用食指與拇指,中指原則上在琵琶和三絃上是忌諱使用的,至於五指並用也只有「掄指」一個指法而已。南管琵琶彈奏技法質樸而嚴謹,與國樂琵琶之複雜華麗技巧大不相同。(提供單位:中央研究院 數位典藏計畫)
(四)然而,那個時候的他一無所有,連身上那件桃紅花綢大襟女衫,還是烏秋給他做的。他沒有蔡尋的洞簫指,教珍珠點彈二弦,使阿婠曲藝更上一層。(p.343)
南管二弦:南管上四管樂器之一。二絃是輔助洞簫延長氣韻、充實其他樂器不足之處,貫穿全曲使之豐盈圓和。二絃與一般胡琴的形制、材質及演奏技法皆不同:它的兩根軫子在右邊,和胡琴相反,卻和宋朝的「奚琴」同制。琴筒採林投樹的果實製成,琴柱以竹頭為首,柱身則有十二竹節。南管二絃無論運弓按指的規則都十分嚴格,演奏時內線只能拉,外線空絃只能推。(提供單位:中央研究院 數位典藏計畫)
(五)第二次到洛津來,許情已經脫下青紫女服,回到本來的面目,他是泉州宜春七子戲班的副鼓師,夜半在龍山寺的戲亭上,手執鼓槌指揮操縱整場演出的萬軍主帥,他要用手執雙槌的手──他的身體的延續──去敲如意居的門。(p.343)
大鼓、架及槌:由一個大鼓、二支鼓槌及一個鼓架(折疊式)組成。(提供單位:中央研究院 數位典藏計畫)
(一)洛津人很重視正月初九天公生日,富有人家會從泉州專程請傀儡戲到家中搭設的天公壇前搬演,隆重奉祀玉皇大帝,祈福除煞。(p.14)
傀儡戲:傀儡戲在中國由原始的宗教功能發展出娛樂功能,出現劇本、分類等戲劇要素,歷經演變,流傳至台灣。台灣傀儡戲是於清代傳至福建,隨著漳州移民來台的傀儡戲,分布於宜蘭、台北與桃園;而南台灣較多泉州移民,因此泉州傀儡戲分布於嘉義、台南與高雄三地,形成明顯的南北兩派別。(參考資料:國家文化資產資料庫、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網。照片:劉宛頤攝於泉州嘉禮館)
(二)逍遙軒戲館距離城南龍山寺不遠,趁著教戲空檔,許情經常漫步走來,坐在前殿三川門御路石旁的龍柱下,抽水煙默默想他滿腹的心事。(p.25)
鹿港龍山寺為台灣之國定古蹟。相傳創建年代為明永曆年間,泉州移民自安海龍山寺迎請觀音菩薩佛像,於鹿仔港舊河道邊結廬為寺。鹿港龍山寺遷建前原址所在存有一塊「唵嘛呢叭彌吽」碑。乾隆四十九年(一七八四)鹿港成為繼廈門與鹿耳門對渡後的第二個官方港口,隨著鹿港日漸繁榮,龍山寺信徒益增,原寺便顯得狹小,於是於乾隆五十一年(一七八六)遷建至現址。(參考資料:鹿港龍山寺官網。照片:興大人社中心)(參考資料:鹿港龍山寺官網。照片:興大人社中心)
(三)每年三月二十三媽祖的誕辰,洛津商民聚資從泉州請來七子戲班,在天后宮前搭台張燈分班連台演戲酬神,日夜不歇。(p.38)
鹿港天后宮是台灣相當具代表性的媽祖廟,創建於明末清初,為國定古蹟。寺廟內建築、樑柱、雕刻、彩繪皆出於名匠之手。奉祀臺灣僅存的湄洲開基天上聖母,香火鼎盛,由於長年累月受香菸所薰而成黑面,因此又被稱為黑面媽。並為研究史料、古蹟、民俗信仰之文化寶庫。(參考資料:鹿港天后宮官網,照片:興大人社中心)
(四)那一晚,石煙城平生首次領略到戲曲藝術之精妙,經歷了一場難逢的奇遇。隔天晚上,他又情不自禁地踏著月色回到廟場看戲,坐在最前排觀賞一個十四、五歲的旦角獨唱《荔鏡記》中的〈大悶〉。(p.40)
南管演出片段欣賞:《朱文走鬼》。演出: 江之翠劇場。(影片提供:國立傳統藝術中心、傳統表演藝術工具箱。)
(五)許情趁機取過陳三穿的摺子,摺好包在包袱裡,挾在腋下走出草寮,他要到後車路的如意居,和阿婠重演〈益春留傘〉,這一回,他要以小生扮相,回復自己的真面目,在阿婠面前現身。(p.231)
南管演出片段欣賞:《後花園絮語》。演出: 江之翠劇場。(影片提供:國立傳統藝術中心、傳統表演藝術工具箱。)
(一)下了帆船,許情轉乘內港使用的舢舨,經過王功港,沿著洛津溪漂流,又過了一個多時辰,洛津城在望。(p.8)
王功漁港位於彰化縣芳苑鄉王功村西濱沿海,在清朝時期就為是繁榮的港口,曾有「一府、二鹿、三艋舺、四寶斗、五番挖」之說,「番挖」即是王功附近區域舊名。「王功漁火」,是昔日彰化縣八景之一。今日王功以產蚵聞名,設有蚵藝文化館,往外海有潮汐濕地生態,芳苑燈塔和發電風車也是現代王功的特殊的景色。(地圖:Google Maps)
(二)五福街從南到北連綿二里多長街頂有蓋,洛津人稱為「不見天」盡頭就是泉州街石家的萬合行船頭行。(p.15-16)
鹿港不見天街為現中山路,長1公里餘。在街道上搭建木構屋頂,以避免夏日風沙日曬雨淋以及冬天的寒風刺骨,因而稱為「不見天街」,如今屋頂已全部拆除。(參考資料:彰化縣地政電子報103年春季號、彰化縣鹿港地政事務所)
(三)後車路與瑤林街平行,是五福街後方一條狹斜的窄巷,早年因載貨牛車往來絡繹不絕而得名,巷中一道丈多高的隘門,紅磚砌的門楣上方可見「門迎後車」四字。(p.136)
早年鹿港泉漳分類械鬥頻繁,為保障生命財產,鹿港居民在各角頭交界廣設「隘門」,白天通行,晚間關閉以防禦。昔日隘門約有57個,日治時期陸續拆除,現僅存後車巷隘門,此門建於清道光10年(1830年),為彰化縣縣定古蹟。(參考資料: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個案導覽,照片:興大人社中心)
(四)洛津七月十五全城公普達到最高潮,午後家家門首搭高台,供奉三牲五牲,粿粽米飯水果,夜裡火炬燭天,笙歌喧市,沿溪放焰火。(p.150)
《鹿港普渡謠》:初一放水燈,初二普王宮,初三米市街,初四文武廟,初五城隍宮,初六土城,初七七娘媽生,初八新宮,初九興化媽祖宮,初十港底,十一菜園,十二龍山寺,十三金盛巷,十四餓鬼埕,十五舊宮,十六東石,十七郭厝,十八營盤地,十九公館後,二十後寮街,廿一後車路,廿二船仔頭,廿三街尾,廿四宮後,廿五許厝埔,廿六牛墟頭,廿七安平鎮,廿八泊仔寮,廿九泉州街,三十龜粿店,初一豬砧,初二米粉寮,初三乞丐寮,初四乞丐吃無。(引用:台灣民間文學館、蘋果日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