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論文

(以研究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)

作家訪談
小藍、阿麗。1978.02.01。〈夜訪施叔青〉。《大拇指》第71期2,11版。
小藍、丁頤、書翔。1978.02.01。〈座談施叔青〉。《大拇指》第71期8版。
王瑩。2000.11。〈卸下彩妝:訪施叔青談《枯木開花》成書前後〉。《光華》(25:11):117-120。
阮妙兆、小藍、迅清。1978.02.01。〈訪施叔青:印象.施叔青〉。《大拇指》第71期。
林素芬。1997.04。〈翩飛報春的彩蝶:作家施叔青專訪〉。《幼獅文藝》(84:4):65-70。
林欣誼。2008.04。〈施叔青:對全人類的悲憫〉。《誠品好讀月報》第86期:100-102。
陳秀芳。1975.04。〈如是我寫:與施叔青一席談 〉。《幼獅文藝》第41卷4期:212-224。
陳芳明,施叔青。2007.10。〈鹿港.香港到紐約港:陳芳明對談施叔青 〉。《印刻生活文學誌》(4:2=50):26-38。
莊怡文。2013.11.07-08。〈人文光點:生命中的三座島〉(上)、(下)。《人間福報》副刊。
黃碧端。1987.01。〈「女性思考」以外找新路向:訪作家施叔青〉。《台灣文藝》第104期:18-21。
黃花樂訪,張志珠記。1988.05.15。〈施叔青的世界〉。《博益月刊》第9期:10-13。
黃鳳鈴。1997.10。〈作家熱線:與施叔青談閱讀寫作〉。《明道文藝》第259期:16-20。
傅寧軍。1998.03。〈海峽文緣——臺灣作家施叔青訪談錄〉。《臺聲》第3期:33-34。
傅寧軍。2005.03。〈滔滔海峽的文學之橋——臺灣作家施叔青訪談錄〉。《兩岸關係》第3期:54-55。
廖玉蕙。2001.09.28-10.04。〈夢裡不知身是客:到紐約,走訪小說家施叔青〉。《台灣日報》第25版:135-139。
廖律清。2004.07。〈行過:訪問施叔青女士〉。《文訊》第225期:135-139。
蔡淑華。2000.08.12。〈續航在回鄉道途:專訪施叔青〉。《自由時報》副刊。
簡瑛瑛。1999.04。〈女性心靈的圖像:與施叔青對談文學╱藝術與宗教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27卷11期:119-137。
嚴敏兒。2000.09。〈一趟實踐佛法的生命旅程:《枯木開花—聖嚴法師傳》作者施叔青女士〉。《人生》第205期:104-109。

期刊論文
朱云霞。2011.08。〈性別視域下的歷史重構:試論施叔青的台灣三部曲 〉。《中南大學學報》(社會科學版)第17卷4期:165-168。
李紫琳。2006.09。〈地理環境的歷史書寫:從地貌及聚落空間解讀《行過洛津》〉。《東華中國文學研究》第4期:171-198。
李欣倫。2012.07。〈受苦敘事與身體隱喻——以施叔青《臺灣三部曲》與鍾文音《島嶼百年物語》為例〉。第22期。《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》。159-203。
李欣倫。2014.05。〈「寫真」與「二我」:《風前塵埃》、《三世人》中攝影術、攝影者與觀影者之象徵意涵〉。《東吳中文學報》第27期:337-363。
李欣倫。2015.09。〈聲色一場。從施叔青習佛經驗讀《行過洛津》和《風前塵埃》中的身體〉。《台灣學誌》第12期:37-55。
李時雍。2015.09。〈我畫我自己,故我存在:以施叔青《兩個芙烈達.卡蘿》為中心》〉。《台灣學誌》第12期:57-68。
林沛玫。2015.09。〈自我實現——論施叔青《三世人》女性角色形塑〉。《中正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》第15期:33-48。
邱雅芳。2014.06。〈施施而行的歷史幽靈:施叔青作品的思想轉折及其近代史觀〉。《文史臺灣學報》第8期:29-52。
林曉英。2006.04。〈音樂文獻抑或藝術史小說:《行過洛津》〉。《臺灣音樂研究》第2期:119-141。
林芳玫。2007.10。〈地表的圖紋與身體的圖紋:《行過洛津》的身份地理學〉。《臺灣文學研究學報》第5期:259-288。
林芳玫。2009.11。〈文學與歷史:分析《行過洛津》中的消逝主題〉。《文史臺灣學報》第1期:181-205。
林芳玫。2015.09。〈沈默之聲:從華語語系研究觀點看《台灣三部曲》的發言主體〉。。《台灣學誌》第12期:17-36。
施叔青。2011.07。〈走向歷史與地圖重現〉。《東華人文學報》第19期:1-8。
施叔青。2012.01。〈用小說為臺灣歷史作傳:我寫「臺灣三部曲」〉。《文訊》第315期:20-25。
洪珊慧。2007.02。〈文學/藝術的鬼迷心竅:評施叔青《驅魔》〉。《幼獅文藝》第638期:88-89。
孫遲。1970.12。〈揭開象徵的面具:施叔青的《安崎坑》評介序曲〉。《幼獅文藝》(32:12):253-263。
陳映真。1990.03.13。〈試論施叔青:《香港的故事》系列〉。《臺港文學選刊》第3期:84。
陳燕遐。1999.01。〈書寫香港:王安憶、施叔青、西西的香港故事〉。《現代中文文學學報》(2:2):91-117。
陳正芳。2014.06。〈以「瘋」的自白探究現代主義小說之跨文化比較研究〉。《文與哲》第24期:281-331。
郭士行。1996.11。〈屬性建構的書寫與政治隱喻:解讀《維多利亞俱樂部》〉。《中外文學》(25:6=294):55-74。
張靜茹。1999.09。〈殖民地的浮世繪:施叔青「香港的故事」系列中的人性物化現象〉。《中國現代文學理論》15期:402-426。
張淑麗。2001.01。〈「蝴蝶,我的黃翅粉蝶,我的香港」:施叔青的《寂寞雲園》與她的蝴蝶之戀〉。《中外文學》29卷8期:176-201。
張瑞芬。2005。〈國族•家族•女性——陳玉慧、施叔青、鍾文音近期文本中的國族╱家族寓意〉。《逢甲人文社會學報》10期:1-29。
舒非。1985.05。〈與施叔青談她的「香港的故事」〉。《九十年代月刊》總第184期:105-108。
黃英哲。2004。〈香港文學或是台灣文學:論「香港三部曲」之敘述視野〉,《中外文學》33卷7期:130-152。
黃啟峰。2005.07。〈《行過洛津》的歷史書寫研究——從小說人物看後殖民現象的權力運作 〉。《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》第10期:95-107。
黃啟峰。2012.12。〈他者的記憶:試論《風前塵埃》的族群歷史書寫 〉。《中正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》第7期:73-99。
黃偉筠。2015.09。〈著魔與回魂--試比較施叔青作品中兩篇〈驅魔〉的敘事結構〉。《中正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》第15期:129-45。
黃千芬。2009.10。〈女性跨時空對話:賞析施叔青《兩個芙烈達.卡蘿》〉。《婦研縱橫》第91期:87-92。
曾秀萍。2010.09。〈扮裝臺灣:《行過洛津》的跨性別飄浪與國族寓言〉。《中外文學》(39:3=430):87-124。
曾秀萍。2015.06。〈一則弔詭的臺灣寓言——《風前塵埃》的灣生書寫、敘事策略與日本情結〉。《臺灣文學學報》第26期:153-89。
曾家瑩。2012.07。〈《愫細怨》矛盾身分與夾縫地位之研究〉。《世新中文研究集刊》第8期:67-85。
詹閔旭。2012.06。〈恥辱與華語語系主體:施叔青《行過洛津》的地方想像與實踐〉。《中外文學》(41:2=437):55-84。
廖炳惠。1996.05。〈從蝴蝶到洋紫荊: 管窺施叔青的「香港三部曲」之一、二〉。《中外文學》(24:12=288):91-104。
廖炳惠。1998.08。〈「與污塵為伍的奇異種族」:身體、疆界與不純淨〉。《中外文學》(27:3=315):82-96。
劉亮雅。2004.12。〈後現代,還是後殖民?:《微醺彩妝》中的景觀、歷史書寫以及跨國與本土的辯證〉。《中外文學》(33:7):77-101。
劉亮雅。2010.06。〈施叔青《行過洛津》中的歷史書寫與鄉土想像〉。《中外文學》(39:2=429):09-41。
劉亮雅。2013.06。〈施叔青《風前塵埃》中的另類歷史想像〉。《清華學報》(43:2):105-113。
劉亮雅。2015.02。〈施叔青《三世人》中的殖民現代性與認同問題〉。《臺灣文學研究集刊》第17期:105-35。
劉思坊。2009.01。〈魅/媚相生:論施叔青與陳雪的瘋狂敘事〉。《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》第15期:207-239。
錢南秀。2005.12。〈在鹿港發現歷史:施叔青《行過洛津》讀後〉。《聯合文學》(22:2=254):141-144。
鍾文音。2006.01。〈有界無世,藉藝驅魔的旅程:讀施叔青《驅魔》〉。《文訊》243期:90-91。
謝世宗。2011.06。〈性別圖像與階級政治:否想施叔青《香港三部曲》〉。《中國現代文學》19期:165-190。
簡子諭。2014.04。〈女性歷史敘述的建構:論施叔青《她名叫蝴蝶》〉。《雲漢學刊》第28期:130-140。
簡瑛瑛、吳桂枝。2015.09。〈華語語系女性歷史書寫與跨文化再現:從施叔青《台灣三部曲》到平路《婆娑之島》〉。《台灣學誌》第12期:1-5。
關詩珮。2000.06。〈從屬能否發言?施叔青「香港三部曲」的收編過程〉。《二十一世紀》59期:105-113。
林淑慧。2016.12。〈遠遊的共鳴:《兩個芙烈達‧卡蘿》、《驅魔》的自我定位〉。《文山評論:文學與文化》第10卷1期:69-98。
楊雅儒。2018.03。〈宗教/愛情書寫傳統的互文與個人才能的新衍—以施叔青《度越》為討論對象〉。《臺大中文學報》,第60期:193-230。

專書與專書論文
王德威。1998。〈香港:一座城市的故事〉。《如何現代,怎樣文學》。台北:麥田。頁279-305。
王德威。1998。〈「女」作家的現代「鬼」話〉。《眾聲喧嘩》。台北:遠流。頁223-238。
王德威。1999。〈序論:異象與異化,異性與異史〉。《微醺彩妝》。台北:麥田。
王德威。2001。〈也是傾城之戀:評施叔青《她名叫胡蝶》〉。《眾聲喧嘩以後:點評當代中文小說》。台北:麥田。頁288-290。
王德威。2001。〈殖民世界的性與政治:評施叔青《遍山洋紫荊》〉。《眾聲喧嘩以後:點評當代中文小說》。台北:麥田。頁291-294。
王德威。2010。〈三世台灣的人、物、情〉。《三世人》。台北:時報文化。
王瑞華。2006。《殖民與先鋒:中國痛苦——三位女性對香港的文學解讀》。北京:社會科學文獻。
白先勇。1969。〈序〉。《約伯的末裔》。台北:仙人掌。頁1-8。
白舒榮。2006。《自我完成 自我挑戰:施叔青評傳》。北京:作家。
白舒榮。2012。《以筆為劍書青史:作家施叔青》。台北:遠景。
李小良。1997。〈〈「我的香港」:施叔青的香港殖民史〉。《否想香港》。王宏志、李小良、陳清僑著。台北:麥田。頁181-208。
何敬堯。2015。《逆光的歷史:施叔青小說的癥狀式逆讀》。台北:秀威資訊。
邱貴芬。2003。〈落後的時間與台灣歷史敘述——試探現代主義時期女作家創作裡另類時間的救贖可能〉。《後殖民及其外》。台北:麥田。頁83-110。
邱貴芬。2007。〈翻譯驅動力下的臺灣文學生產——1960-1980現代派與鄉土文學的辯證〉。《臺灣小說史論》。陳建忠等合著。台北:麥田。頁197-273。
周芬伶。2007。〈從善女到惡女到同女:女性小說的心靈變貌〉。《聖與魔:台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(1945-2006)》。台北:印刻。頁219-244。
施淑。1984。〈嘆世界〉。《愫細怨》。台北:洪範。頁1-9。
施淑。1993。〈論施叔青早期小說的禁錮與顛覆意識〉。《施叔青集》。台北:前衛。頁271-287。
施叔青。2006.05。〈得獎感言〉。《第12屆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專刊》。台北: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。頁55。
南方朔。2001。〈序——一個永恆的對話〉。《兩個芙烈達.卡蘿》。台北:時報文化。
南方朔。2007。〈透過歷史天使悲傷之眼〉。《風前塵埃》。台北:時報文化。
范銘如。2002。〈台灣現代主義女性小說〉。《眾裡尋她:台灣女性小說縱論》。台北:麥田。頁79-109。
范銘如。2008。〈當代台灣小說的「南部」書寫〉。《文學地理: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》。台北:麥田。
陳萬益。1993。〈是顛覆?還是追逐?〉。《施叔青集》。台北:前衛。頁9-13。
陳芳明。2002。〈挑戰大敘述:後戒嚴時期的女性文學與國家認同〉。《後殖民臺灣:文學史論及其周邊》。台北:麥田。頁131-150。
陳芳明。2003。〈情慾優伶與歷史幽靈:寫在施叔青《行過洛津》書前〉。《行過洛津》。台北:時報文化。
陳筱筠。2010。〈施叔青香港三部曲的瘋狂想像與鬼魅傳說〉。《台灣文學論叢》。新竹: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。頁335-368。
尉天驄。1969。〈關於施叔青〉。《約伯的後裔》。台北:仙人掌。
梅子。1986。〈「騷動不安」的新產物——評施叔青「香港的故事」〉。《情探》。台北:洪範。
張素貞。1986。〈施叔青的〈倒放的天梯〉——現代人的孤絕感與恐懼感〉。《細讀現代小說》。台北:東大。
張素貞。1986。〈施叔青的〈池魚〉——諧謔的人生小諷刺〉。《細讀現代小說》。台北:東大。
許琇禎。2006。〈導讀《愫細怨》〉。《二十世紀臺灣文學金典》。向陽主編。台北:聯合文學。
廖炳惠。2001。〈後殖民的憂鬱與失感:施叔青近作中的疾病〉。《另類現代情》。台北:允晨。頁370-387。
趙稀方。2003。〈文學的都市性〉。《小說香港》。北京:三聯。
劉登翰。1994。〈在兩種文化的衝撞之中——論施叔青早期的小說〉。《那些不毛的日子》。台北:洪範。頁1-12。
劉亮雅。2007。〈後現代與後殖民——論解嚴以來的臺灣小說〉。《臺灣小說史論》。陳建忠等合著。台北:麥田。頁317-401。
簡瑛瑛、廖炳惠主編。2015。《跨國華人書寫‧文化藝術再現:施叔青研究論文集》。台北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。

學位論文
王淑玲。2012。《施叔青「台灣三部曲」中的後殖民書寫研究》。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辛延彥。2002。《兩性角色與殖民論述──「香港三部曲」研究》。南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李佩璇。2011。《施叔青小說中的遷移意識》。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李繼賢。2014。《生活記憶的歷史深瑣:施叔青《行過洛津》中的鹿港建構》。華梵大學建築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。
杜旭靜。2009。《身份的漂移和台灣歷史的文學建構》。北京語言大學碩士論文。
何敬堯。2012。《論施叔青「台灣三部曲」之時空敘事與文本疑慮──「癥狀式閱讀」的逆讀策略》。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林賀超。2002。《香港小說中的情欲與政治:從施叔青、李碧華到黃碧雲》。香港嶺南大學哲學碩士論文。
林玉娟。2010。《施叔青台灣歷史與圖像書寫:以《行過洛津》、《風前塵埃》、《微醺彩妝》為例》。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紀宛蓉。2015。《「回歸」思潮下的文化病理反思:施叔青小說《牛鈴聲響》、《琉璃瓦》研究》。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翁淑慧。2007。《依違在「現代」與「傳統」之間:台灣六○年代本省籍現代派小說家的「鄉土」想像》。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陳惠珊。2008。《施叔青鬼魅書寫研究》。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陳筱筠。2008。《戰後台灣女作家的異常書寫:以歐陽子、施叔青、成英姝為例》。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陳孟君。2011。《施叔青小說中的洛津與洄瀾圖像──以《行過洛津》與《風前塵埃》為視域》。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陳姵妤。2012。《施叔青《臺灣三部曲》中的歷史想像與臺灣書寫研究》。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陳雅慧。2014。《施叔青《三世人》研究》。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。
梁金群。1999。《施叔青小說研究》。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張曉凝。2006。《百年香港的歷史寓言──施叔青小說「香港三部曲」的後殖民書寫》。吉林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。
張惠君。2012。《由空間探討施叔青「台灣三部曲」的身分認同》。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張文婷。2012。《論施叔青筆下的「離散」主題》。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張惠婷。2013。《施叔青《台灣三部曲》中的底層人物之研究》。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碩士論文。
曾玟慧。2014。《施叔青「台灣三部曲」中的性別意識與歷史觀照》。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。
黃恩慈。2007。《女子有行──論施叔青、鍾文音女遊書寫中的旅行結構》。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黃英華。2010。《論施叔青作品中的空間書寫》。蘇州大學碩士論文。
黃湘玲。2011。《國家暴力下的女性移動敘事:以聶華苓《桑青與桃紅》、朱天心〈古都〉、施叔青《風前塵埃》為論述場域》。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楊采陵。2009。《家鄉的三重變奏──從空間語境和身體意識探究施叔青的台灣書寫》。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楊慧玲。2009。《施叔青小說中的女性跨國遷移書寫之研究》。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楊佩玲。2012。《施叔青的異鄉人及其香港三部曲》。澳門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。
廖苙妘。2005。《施叔青小說中香港故事研究》。南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鄭靜蓮。2012。《再現他族:當代台日作家日治時期原住民歷史書寫-以舞鶴《餘生》、施叔青《風前塵埃》、津島佑子《太過野蠻的》為例》。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魯鍾思。2005。《施叔青的歷史書寫──以「台港三部曲」為中心》。吉林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。
劉宇。2007。《李昂施叔青合論》。蘇州大學博士論文。
劉依潔。2009。《施叔青與李昂小說比較研究──以「臺灣想像」為中心》。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。
劉軒含。2011。《施叔青歷史作品內文化身分認同之變貌》。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蔡琇貞。2014。《施叔青「香港三部曲」與「台灣三部曲」書寫研究》。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蔣靜儀。2014。《施叔青「台灣三部曲」的服飾書寫研究》。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賴思辰。2014。《津島佑子《太過野蠻的》、施叔青《風前塵埃》的原住民書寫》。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謝欣辰。2014。《施叔青與李昂小說中的怪誕鬼魅書寫》。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魏文瑜。1999。《施叔青小說研究》。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魏伶砡。2006。《孤島施叔青》。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顏如梅。2007。《施叔青香港時期長篇小說研究──以「香港三部曲」及《維多利亞俱樂部》為中心》。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董旻慧。2016。〈空間、身體與語言——論施叔青《三世人》的權力再現〉。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碩士論文。
吳易純。2017。〈施叔青小說《度越》研究〉。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柯懿芯。2018。〈記憶與認同──施叔青《風前塵埃》中的灣生書寫〉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郭乃禎。2019。〈施叔青《台灣三部曲》修辭與意涵研究〉。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
英文部分
Kinkley, Jeffrey C (2006), “Reviewed Work: City of the Queen: A Novel of Colonial Hong Kong by Shih Shu-ching(Sylvia Li-chun Lin & Howard Goldblatt trs).” World Literature Today ( Nov.-Dec.)Vol 80. No.6: 68.
Liou, Liang-Ya ( 2011),“Taiwanese Postcolonial Fiction.” PMLA (May) Vol 126. No.3: 678-684.
McDougall, Bonnie S (2006), “Reviewed Work: City of the Queen: A Novel of Colonial Hong Kong by Shih Shu-ching (Sylvia Li-chun Lin & Howard Goldblatt trs).” China Review (Spr.) Vol 6. No.1: 214-217.
Tu, Chao-Mei (2008), Historical Narrative in Fiction: A Cross-cultural Exploration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and Chinese Fiction by Women Writers, Ph.D. Dissertation, University of Purdue.
 
Copyright Ⓒ 2015 | 由國立臺灣文學館委製,國立中興大學規劃執行 | Designed By TemplatePixel